聽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伴隨著市政協讀書群的建立,活動在升溫,思想在升華,我也增強了學習的主動性,越學越覺得新鮮,越學越有所感悟。我就圍繞習近平同志《論中國共產黨歷史》一書中的“知史愛黨、知史愛國”這篇文章從四個方面談些感想。
一、通過學習,加深了對學習黨史必要性的理解
習總書記在這篇文章中說: 歷史是最好的老師。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認為,事物的發展都是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進的,用現在的話講叫迭代升級。中國人最懂得以史為鑒,非常注重存史修志,資政育人。所謂大數據,也可以說就是歷史的積累。時代和人民為什么選擇了中國共產黨,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在摸著石頭過河中找到了現在這樣一條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就是在對照歷史的大數據中,得出的經驗教訓和正確結論。學習歷史,特別是學習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能指引我們在現實工作防止犯曾經犯過的錯誤,始終沿著正確的道路前進。
二、通過學習,增強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自信
習總書記在文章中說:要圍繞中國共產黨為什么“能”,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么“好”等重大問題,廣泛開展教育,加強思想輿論引導,堅定廣大干部群眾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習總書記在文章中說: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任何時候,迷信外國都不是科學的態度,只有把外國的先進經驗與中國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才能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要發展,不能全用西方標準衡量自己的工作,也不能落入西方輿論話術的陷阱,鞋子合不合腳,中國人自己知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最適合我們的發展之路。
三、通過學習,更加崇敬革命前輩的高尚品德
習總書記在文章中說,要從黨走過的風云激蕩的歷史中,深化對黨的信賴,堅定對黨的領導的信念。黨的百年成長史,就是一部奮斗史。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需要一代代人的接續努力?,F在的中國,剛剛實現全面小康,正在追求共同富裕,但未富先老的壓力已經存在,未富先奢的不良現象正在興起,以致于中央要強調節約糧食、光盤行動這樣的“小事”,僅僅在二三十年前,這些還是全社會的共識和每個人的生活常識。圖安逸、想舒服的想法,對黨的事業和國家的發展非常有害。今天我們機關干部“白加黑”、“五加二”,就是共產黨人血脈中奮斗基因的體現。
四、通過學習,更加明晰了為黨工作的自覺行動
黨的歷史,是由各個方面的工作史組成的。作為一名政協工作者,學好政協史,也是學黨史的應有之義。當前,杭州正在搶抓“亞運會、大都市、現代化”的歷史機遇,高水平打造“數智杭州·宜居天堂”,努力在浙江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中挑重擔、作示范、當頭雁。作為一名政協委員和政協工作者,要向前輩學習,見賢思齊,深入調研,理性思考,在工作中積極有為、建言獻策,為杭州的率先發展盡一份力。
政協要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