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有人未佩戴安全帽,請佩戴?!痹诟咝聟^(濱江)的某工地現場,沒有佩戴安全帽進入施工區,耳畔隨即就會傳來提醒。
通過一個二維碼,“云管理”全區在建工地。這是去年6月,高新區(濱江)率全省之先,推出的“工地一碼通”企業零跑云平臺。通過“濱江區建設工地智慧監管和企業零跑云平臺”,可以直觀地了解在建危大工程概況、在建項目形象進度、出勤作業人員等內容。
自該平臺推出以來,這一在建工地智慧監管方案備受社會關注。為進一步了解濱江區在建工地智慧監管工作開展情況,摸清建設系統數字化改革進展,濱江區政協于4月8日組織開展在建工地智慧監管專題視察暨“請你來協商”活動。區政協副主席周翔,城建委工作專班成員和部分區政協委員前往農轉居拆遷安置房十三區塊擴點(四期)項目和西興單元人才租賃房建設工地踏勘,并在現場協商交流。
與會委員逐一考察工地智慧場景應用。眼見著作業中的塔吊,相向而行的搖臂就要“碰頭”,突然兩條大“手臂”在空中停住了,原來通過裝在搖臂上的探頭感應到兩者相距小于安全距離,塔吊的數據駕駛艙迅速報警。
在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負責人的指導下,與會委員通過掃碼進入“工地一碼通”管理系統,親身體驗政府監管、應急管理、企業管理、工友天地、來訪登記、項目信息、紅色天地、評價建議和廉潔工程等九大具體功能。
在聽取區住建局的情況介紹并現場感受后,與會委員對于如何做好在建工地智慧監管的新文章紛紛建言。
黃月君委員建議,“工地一碼通”在推進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層面使用人群的用戶感受,提升‘一碼通’的全面性、可用性和便利性。
陳榮委員提到,做好工地智慧管理的同時,更要延伸到工地日常智慧化項目管理,早日實現在建工地“全過程管理數字化、標準化、規范化”。
董振華委員認為“一碼通”不僅是單一的監管平臺,應該讓這一管理工具更加溫暖和智慧。
施一明委員關注的焦點落在管理平臺的信息開放度和包容度上,建議在現有數據基礎上,對接環保、交通等管理系統。
樓華龍委員認為,智慧管理要和便利服務相結合,減少重復信息上傳。
盛立委員提出,要進一步利用物聯網技術賦能平臺建設,比如在監管模塊中有效使用傳感技術。他和張磊委員都提出,要對使用“工地一碼通”的相關建設、施工單位采取一定的獎勵機制。
湯瑞生委員提議,要安全有效地保存平臺上沉淀下來的影像和數據資料。張軍委員對安全生產的內容較為關注,他從保險角度提出要強化工地建設的安全管理,讓風險減量。
區住建局、區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相關負責人對委員提議予以回應 。
周翔表示,本次協商活動,在委員和相關部門的密切配合下,取得了共識,先行先試的高新區(濱江)要在在建工地智慧監管上更加注重整體智治和高效協調,通過全盤科學謀劃、明確需求導向、管理和服務思維雙銜接等手段,補齊短板、拉長長板、找到迭代升級的空間,以數字化改革撬動治理變革,助力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建設。
目前濱江全區在建受監項目176個,2020年連續10個月在建面積超過1100萬方,危大工程、深基坑持續保持在80個和30個以上,“工地一碼通”已覆蓋所有在建工地。今年4月,區智慧“平安工地”項目成功入選2020年浙江省“社會治理10大創新項目”。配套編制的《建設工地“一碼通”系統管理與服務指南》《智慧工地白皮書》《智慧工地評價標準》等已成為省級標準規范,為全省建設工程監管數字化轉型提供濱江方案。
政協要聞